爸爸爱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爸爸爱小说 > 刀笔吏 > 转帖 唐朝穿越指南 (五)

转帖 唐朝穿越指南 (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爸爸爱小说网 www.88axs.org,最快更新刀笔吏最新章节!

唐穿指南:新娘子你的红盖头呢?没带?这都能忘带?

两眼一睁,您被一堆闹嚷嚷的人群包围了。这回穿越落地选的四维坐标太绝了,您听了半天才弄明白,身边人笑逐颜开地对您说的是:

“小娘子大喜!有夫家遣媒来纳采了!”

得,这穿过去连东南西北都还没分清楚呢,就要结婚出嫁了?

算了,反正您也做不了主。而且嫁到夫家以后,就算举止跟以前有啥不一样,穿帮的机率也少点,就当免费参观一下唐人婚礼好了,白吃白喝连份子钱都不用出……啥?您问要是嫁了个猪头一样的老公咋办?好办,洞房花烛夜再穿回来呗!穿越往返票还可以打折的哟!

塌下心来,咱先好好体验一把唐朝的mm们都是怎么样被嫁出去的吧。

汉朝以来的结婚“六礼”,在唐朝也遵行不悖着。“六礼”分别有个文绉绉的名字叫: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其实到了近代,民间一般管这几个步骤叫:提亲、合八字、过大帖、送彩礼、算日子、接媳妇。

您穿到的这家姓张,算是个小康之家,父亲张九做过几任七品八品小官。您未来的夫家姓李,社会地位也差不多,可能稍稍高一点,公公李阿大做过六七品官,但夫婿李四还是白身,正在读书准备考科举。两家之前就认识,提过婚事,彼此都觉得差不多满意,于是拣个好日子,请了官媒人王五,上您家来正式提亲“纳采”。

媒人不能空手来,男方家给准备了几样礼物,其中必有的是一只大雁……捉不到?没大雁用鹅也行,再不然用鸭子凑和一下,连鸭子都没有?用木头雕一只家禽类形状吧……啧,穷成这样,还娶什么媳妇哟……

您父亲张九知道媒人今天要来,就在正堂西边铺设个席子,作为行“纳采”礼的地方。当当当,穿着正式礼服的媒人在外面敲门了。

您家的人出去应门,问有啥事,媒人王五说:“张公有惠,赐妻李某。李某有先人之礼,使王五请纳采。”家人回来通报,您父亲回答:“某之子蠢愚,又不能教,王郎命之,某不敢辞。”

于是您父亲也穿着正式的礼服,出门把媒人迎进家门,宾主各自站定自己的位置,相对行礼。媒人说一句:“敢纳采”,把拿来的一只雁(鹅/鸭/木鸟)送给您父亲。这算完了一礼。

媒人再拿一只雁(鹅/鸭/木鸟),开始行“问名”礼,说:“王五既受命,将加之卜,敢请女为谁氏?”

您父亲说:“王郎有命,且以礼而择,某不敢辞,曰阿穿。”——这是在向对方交代新娘您的名字。

其实光交代了名字还不够,得再把您的生辰八字写在庚帖上,交给媒人带回去算算男女二人有没有相冲相克的地方。媒人拿了帖子,谢绝女方留下款待的邀请,回男方那边去打卦。“问名”这一关算过了。

如果男方的占卜结果,你俩八字相合,适宜匹配,就再找个好日子,还请媒人过来您家里“纳吉”,再拿一只雁(鹅/鸭/木鸟)送给您父亲,说:“张公有赐,命李某加之于卜,卜曰吉,使王五也敢告。”。您父亲回答:“某之子不教,唯恐不堪,既有吉,我兼在,不敢辞。”——这就算把您的婚事定下来了。

这之后,男方选择亲族中两位有官位、有才貌的儿郎,作为“函使”和“副函使”,带着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木板厚二分、盖厚三分、内宽八分的杨木或者楠木盒子,盒子用五彩线扎缚、封题上《通婚书》。二男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抬彩礼队伍,就往您家里杀过来了。

彩礼都有啥呢?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匹押函骏马,不着鞍辔,以青丝做笼头(考验两个帅哥的骑术么?);然后是抬那个放置着杨木楠木礼函的人力轿子,礼函旁边有三名漂亮婢女守着;再后面抬着的是五色彩缎、大束锦帛、成堆铜钱、猪羊牲畜、米面粮油、野味猎物、点心水果、奶酪油盐、酱醋葱姜……要俺说,这些比现在弄几十辆高级轿车上街转圈好看……

您家里呢,在他们到达之前,先设一张大矮**,**上再放个案子,案上设香炉、水碗、刀子(喂,不是让你杀了送彩礼的洗干净熏着吃……)

男方的二位函使到达以后,你们两家再罗嗦一番,您父亲接过礼函,用刀子撬开盒盖,拿出里面的一张精美好纸,展开,当众朗读纸上的正楷字,是新郎李四的父亲李阿大写的《通婚书》:

“阿大白:第四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第三女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因媒人王五,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阿大白。”

您父亲张九收下这封书信,也拿出另一张书信,是写好的《答婚书》:“九白:第三女年尚初笄,未闲礼则。承贤第四男未有伉俪,顾存姻好,愿托高援。谨因媒人王五,敢不敬从。九白。”

这封书信也要放进同样规模的礼函里,送给二位使者,劳烦人家带回去给男方家里。然后您家收下这一大堆彩礼,再款待这些送东西的人,“纳徵”这关算过了,从此您已经算夫家的人了。以后就算您父亲谋反抄家,按律也与您没关系了。

六礼的第五礼是“请期”,就是男方家算好了办喜事的日子,派媒人上您家来请求准许(其实是通知您家一声)。

请期也要用一只雁(鹅/鸭/木鸟……大雁咆哮:尼玛老子们不就是守规矩脾气好坚持一夫一妻制嘛,就这点好处你们人类也不放过害得老子们现在成了濒危动物啊有木有!),使者王五拿着上您家门,对您父亲说:“李阿大命王五听命于张公。”您父亲回答:“张九惟命是听。”媒人说:“李阿大使某受命于张公,张公不许,李阿大敢不期,曰四月初六。”您父亲答:“张九敢不敬须。”

媒人回去复命,您的出嫁日子定在了四月初六,这门亲事已经办完一大半了,不过……您是不是觉得到此为止,都没您这个新娘子啥事?除了扒门缝偷看偷听以外,似乎一直是您父亲在忙活啊?到底您父女俩谁要出嫁?

别急啊,第六礼“亲迎”才是重头戏,您这个女主角也终于要出场了。

数着日子,四月初六到了,您一大早起**,出了自己卧室,想着家里不定忙乱成啥样子呢,结果……人人神定气闲,包括您亲娘亲姐妹在内,该干啥干啥,一点儿都不慌张。

气得您直想仰天狂吼:姑奶奶我今天要出嫁!一会儿新郎官就来接人了,你们怎么现在还没准备好!

就算您真吼出来,八成也会被家里人白眼:真没见过这么心急的新妇子!夫婿黄昏才来迎亲,一大早你吼吼啥?

啊……晚上才来啊……真的……为神马? ̄﹏ ̄|||

为神马,您家里人也不知道,只能说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古礼,从开天辟地到如今都是这样。其实呢,这是原始部落社会“抢婚制”的风俗残余,当时男女结合都是由男方带着自己弟兄们去女方家里抢老婆……既然是上门打劫,那当然趁月黑风高的时候最好,古代的成亲礼本来也是叫做“昏礼”,黄昏的昏,那个女字旁是后来才附会上去的。

闲话少说,您家里反正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准备,打扫屋里屋外,放置装饰饮食,迎接客人,分发棍棒刀枪(咦)……您呢,由几位姑姨姐妹帮着穿嫁衣做头发,里里外外折腾一通,被套上了笨重的衣裳,自己睁眼往身上一看,吓一跳,又大叫一声:

“你们给我穿错了!这身衣裳是蓝色的!”

青天白日,哪有人穿蓝衣结婚的?不应该是大红喜服吗?——抬眼见您的姨姑姐妹们又白眼摇头嘀咕“这女人疯了”,懒得理你,自顾往您头上的发髻插钗子。

您呢,因为父亲做过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小官,按礼制可以穿“大袖连裳”出嫁。照照镜子,这一套麻烦的礼服包括:深青色的大袖外袍,素纱的连体**,围在腹前的“蔽膝”、大小腰带、袜子、布鞋也都是深青色的。平民女出嫁的时候,也是深青色衣服,装饰物少一点而已,那什么大红喜服之类请过几百年再找人家要。

您头上可以戴一对掩耳的“博鬓”,然后用金银杂宝花钗簪笄之类插满。凤冠霞帔不许乱用,那都是有品级的穿越者才有资格穿戴的。

您问啥?新郎官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唉,真是个心急的新娘子,过一会儿不就能看见了吗……好吧好吧,您的丈夫李四郎,因为也是六七品小官的儿子,他结婚的衣服有两种选择:

一是作为九品以上子,官家规定结婚的时候可以穿“爵弁”。这是一种公服,要戴黑缨冠,青色的袍子,橙红色下裳,白纱里衣,黑色腰带,白袜红鞋,另有一些零碎装饰。

但是呢,如果李家自己愿意,也可以不穿这套比较呆板复古的礼服,而象平民一样穿“绛公服”,就是红纱单衣,白内裙,黑靴子,比较接近于现代人概念里的“大红喜服”了。这种新郎装在唐代很流行,婚礼上男穿红,女穿绿,这也是“红男绿女”一词的由来。

唐朝的官方规定,小伙子们结婚的时候,都可以穿比自己真正品级高一些的礼服,这叫“摄胜”,也是为了表明政府鼓励婚配的态度。“摄胜”不仅表现在穿衣服上,整个婚礼的过程,都会伴随男方的吹牛皮夸大话骗媳妇儿……

太阳西斜了,新郎官要准备从家里出发来接您了。出发之前,他得先拜祭自己祖先,通知天上各位俺要往家里领人口了……磕完头以后,他爹站在牌位旁边发令:

“往迎汝妻,承奉宗庙!(去接你媳妇回来,给俺家接续香火)”

新郎磕个头说:“唯不敢辞。”起来上马,又抱一只雁(鹅/鸭/木鸟……大雁:T_T),带着几个傧相、一辆装饰好的迎亲花车,再纠结几十上百号壮汉,大义凛然地上路,直奔新娘您家里去。

一行人明火执仗地到您家门前时,已经入夜了,只见您家里大门紧闭,戒备森严,里里外外全然是一派防贼气势(本质上也没错哈)。

新郎官下马,敲门,清清嗓子喊:“贼来须打,客来须看。报道姑嫂,出来相看。”

隔着大门,您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发话了:“不审何方贵客,侵夜得至门停?本是何方君子,何处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来?”

新郎或者傧相答:“本是长安君子,赤县名家。故来参谒,聊作荣华。姑嫂如下,体内如何?”——(俺是帝都贵家子,没事上门来拜望拜望,姑嫂们你们身体咋样啊?)这是撇清来意兼套近乎呢。

门内姑嫂们答:“迟前井水,金木为兰,姑嫂如下,并得平安。公来此问,未之体内如何?”(要闲扯套近乎咱就套,谁怕谁啊。)

男方答:“下走无才,得至高门。皆蒙所问,不胜战陈。更深夜久,故来相过,有事速请,语莫干着。”(劳您几位动问,人家我有正事,麻烦别在这儿瞎扯了。)

门内姑嫂们就哈哈笑了,问:“既是高门君子,贵胜英流,不审来意,有何所求?”(那你来是干啥的呀?)

男方答:“闻君高语,故来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家是来接媳妇的TT)

门里笑得更开心了,姑嫂们说:“君等贵客,久立门庭。更须申问,可惜时光?”(你们嫌不嫌俺们噜嗦呀?)

男方答:“并是国中窈窕,明解书章。有疑即问,怎惜时光?”(你们全是美女兼才女,问俺们问题是给面子,俺们怎么会嫌噜嗦呢啊哈哈……)

听这郎君嘴甜会说话,姑嫂们终于开恩了:“立客难发遣,鹿辱俥锦**,请君下马来,缓缓便商量。”(俺们恩准你下马了——且慢,谁说答应开大门了?)

新郎下马,站在大门前发呆——不给开门,难道要翻墙进去,还是要动用攻城槌啊?

当然不是,这里要吟诗,吟诗!

吟啥呢?当然如果新郎或者傧相才华横溢,能现做一首诗最好,要是没那本事,咱这儿有现成的,一首五文钱(喂!不准向穿越客人卖私货收小费搞二次收费!)……TT好吧,免费提供《下女家大门词》一首:

柏是南山柏,将来作门额。(这是形容新娘您家大门的材质,纯实木的哟!)

门额长时在,女是暂来客。(姑娘家迟早要出门子的,就别难为老公了)

诗吟完,大门果然哗啦一下子开了。新郎满心欢喜地迈步要往里走,却被有经验的傧相一把扯住,往边上一推——堪堪躲过迎面劈来的一根大棍子。

这是要干啥?开人肉包子店么?

只见女方家大门里冲出来一群手持棍棒的Bh娘子们,一边嘻嘻哈哈一边见人就打,尤其认准了新郎官噼哩啪啦一顿围殴,主事娘子还一边打一边喊:“女婿是妇家狗,打杀无问!”

做人家女婿的只能躲闪告饶,不能生气更不能还手……您说新郎不是带了百十来个壮汉护身么?这时候咋不上来对打?得了吧,那些壮汉这时候只会欢呼鼓掌起哄狂笑,才不管人新娘家“弄女婿”弄得有多欢乐呢。

姑嫂们打得手累了,如果新郎还剩一口气的话,又有两个女人上来给女婿灌酒,口中念念有辞:“酒是蒲桃(葡萄)酒,将來上使君,幸垂兴饮却,延得万年春。”

男方答:“酒是蒲桃酒,先合主人尝……姑嫂己不常?——其酒洒南墻。”一扬手,泼掉算了。

女方当然不干了:“酒是蒲桃酒,千钱沽一钟。(尼玛这酒很贵哒!)即问二姑嫂,因何洒我酒?”

男方答:“舍后一园韭,刈却还如旧,郎问二姑嫂,因何行药酒!”——你以为我不知道那是加了蒙汗药的玩意啊?

这女婿还不傻嘛……在大门口折腾够了,放一行人进院,到中门前,还得吟诗!吟吧:“团金作门扇,磨玉作门环。掣却金鈎锁,拨却紫檀关。”——玉兰儿,开门哪!

进了中门,眼前又一个人造堆关,上着锁,新郎扶额念:“彼处无瓦砾,何故生此堆。不假用鍬鋜,且借玉把堆。琉璃為四壁,磨玉作基阶。何故相要勒?不是泰山崖。暂請钥匙开,且放儿郎过。”

到正堂门前,喵的还锁着……“堂门筑四方,里有四合**。屏风十二扇,錦枝画文章。钥开如意锁,帘拢玉奁妆。好言报姑嫂,启户许檀郎。”

真是不容易啊,过五关斩六将吟七诗念八咒,新郎终于迈进老丈人家正堂了!堂门一开,帘幕拢起——

屋里没人,空的。(=@__@=)

·新娘在哪里呀新娘在哪里?新娘在……后头自己的闺房里,慢条斯理做头发化妆呢。

作为一个(穿越到)唐朝的女性,这是您一辈子最应该装十三拿脾气自高自大为难老公的时候,作者俺严重劝您珍惜这个大好机会,千万别早出门,免得那小子觉得娶媳妇忒容易,以后看轻了您。

咱把真发假发绞一起再盘几圈,脸上的百份腻子再刷一层,眉毛重画一遍,花子多帖几个,胭脂洗了涂,涂了洗……然后您应该就能听到窗外阳台下的深情呼唤了:

“……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哎哟!不好意思背串词了!姑嫂饶命……”

啧,不靠谱的男人╮( ̄▽ ̄)╭这时候本来他们应该在您闺房外面一首接一首地吟“催妆诗”:

“今宵织女降人间,对镜匀妆计己闲;自有夭桃花菡面,不须脂粉污容颜。”

“两心他自早心知,一过遮阑故作迟;更转只愁奔月兔,情来不要画娥眉。”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总之一句话:天儿不早啦,美女你装修得差不多就行啦,咱还有正事呢,赶紧出来出来吧。

新郎这是上门求亲,不能动粗,只能好言相求当红脸儿。不过这时候他从家里带来的那百十来口子壮汉,就可以当白脸儿了,跟在新郎后面呐喊鼓噪助威:

“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

这边是唐僧念经似的念诗,那边是噪音污染,什么时候娘家人受不了了,行,新妇小娘子咱出去算啦,反正后面还有得是折磨新郎的机会。

姑嫂侍娘婢女扶持围绕着,拥了新娘子您出闺房。送去跟新郎见面?——美死他!新妇就算出室登堂了,您家也会在堂上张挂一重重屏风帐帘行障,帐内地面上放一具马鞍。您呢,被扶持着坐到马鞍上,面南背北,就算瞪大了眼睛往外看,也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帐外有个胖大魁梧的身影打磨转圈,正准备行“奠雁礼”。

“奠雁”,是唐朝结婚亲迎礼中的核心部分(大雁:核心你头!核心你妹!T_T)。具体流程是:

新郎拿过自己一行从家里带来的大雁,在帐幕那边运运气,发一声喊,把雁隔着行障掷过来。您家这边,多上几个人,眼疾手快地接住大雁,抖开一幅红罗裹住,再用五色丝锦缠住雁嘴,不让它呱呱乱叫。等到婚礼结束,新郎家的人会拿东西来“赎”走这只雁,把它放生哒。

扔完了雁,下一步干啥呢?恭喜您,猜对了!新郎那边要——又要——吟诗==||||。这次是请求把分隔开新婚夫妇的行障撤掉,他要进去见见新娘子您:

“夜久更阑月欲斜,绣障玲珑掩绮罗。为报侍娘浑擎却,从他驸马见青娥。”(新郎自称“驸马”是吹牛的,这也是“摄盛”允许的,您别恍惚以为自己又瞬间穿越成公主了。)

还不撤障?继续催:“锦障重重掩,罗衣对对香。为言侍娘道,去却有何妨?”喵的再不撤老子要自己动手了……

出面撤障的,是一对特意找来的童男童女。新郎进帐以后,接过一只雁,以卑位面向北跪在新娘面前(新娘您这时候是面南坐在马鞍上的),把雁(鹅/鸭/木鸟/结彩……)放在您身前。您呢,这时候可以大大方方地瞅一瞅自己的老公,他也可以抬眼瞧瞧自家娘子的模样……喂喂,干嘛一副五雷轰顶的样子!老娘哪有这么丑!-皿-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时候悔婚也太晚了。奠雁礼行完,新婚夫妻辞拜女方父母,父母照例要嘱咐几句。老丈人岳父说的是:“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岳母也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大致的意思都是教导您这个做媳妇的,到夫家以后要小心顺从,收敛脾气,老实听话。

其实在夫婿亲迎前,您父母就应该多次叮嘱过这些了,叮嘱的具体内容,有一篇《崔氏夫人训女文》,概括得很仔细:

“……教汝前头行妇礼,但依吾语莫相违。好事恶事如不见,莫作本意在家时。在家作女惯娇怜,今作他妇信前缘。欲语三思然后出,第一少语莫多言。路上逢人须敛手,尊卑回避莫挡前。外言莫向家中说,家语莫向外人传。姑章(嫜)共语低声应,小郎共语亦如然。早朝堂上起居了,诸房伯叔并通传。妯娌相看若鱼水,男女彼此共恩怜;上和下睦同钦敬,莫作二意有慵偏。夫婿醉来含笑问,迎前扶持送安眠;莫向人前相辱骂,醒后定是不和颜。若能一一依吾语,何得翁婆不爱怜。故留此法相教示,千秋万古共流传。”

这些话,说到没说到是做父母的责任,做到没做到就看您自己的个性了。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新女性,作者俺打赌您连一半都做不到……不信?不信咱等着瞧,嘿嘿嘿嘿。

父母拜了,家庙辞了,您这个新娘子终于要登上婚车去往夫家了。上车之前,陪您同去的姑嫂侍娘傧相们突然一阵忙乱,相互问:“娘子的蔽膝呢?哪去了?谁准备了?不会都忘了吧?不会吧不会吧……”

您听得发晕,问一句“蔽膝又是啥?”就有人回答您:“就是蒙在娘子你头上,防止路上被外人看到容颜的那块大方布巾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